以脚步丈量民情 用实干诠释担当——记国投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公司派驻官坪村驻村工作队员李洲
日期: 2025-08-01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征程中,国投云南大朝山水电有限公司派驻官坪村的李洲,是众多扎根乡土、默默奉献的驻村工作队员缩影。如今,两年驻村期满,李洲同志即将离开金顶街道官坪村,但他踏遍山乡的足迹和倾注的心血,已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和村民心中。
争分夺秒,只为精准数据
2024年7月,脱贫户和“三类人员”收入测算进入关键期。数据的精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。李洲深知责任重大,时间紧迫。白天,他步履不停,穿行于村寨之间,逐户走访耐心询问,细致记录每项家庭信息与收支细节。夜晚,当村庄沉入寂静,驻村办公室的灯光下,李洲仍在专注整理录入数据。面对枯燥繁琐的工作,他一丝不苟,反复核对。凌晨三点,同事熬不住劝他休息:“您这快50岁的老师傅了,我这小年轻都顶不住了。”李洲只是摆摆手:“你先睡,我录完这几户。”在他心中,数据早一天精准,帮扶才能早一步到位。
耐心动员,点亮增收希望
官坪村百草林组的和秀全一家,曾是贫困户,2017年脱贫。2024年,一双儿女相继升学,学费生活费成了沉重负担。李洲走访得知后,立即行动。他白天深入调研,晚上整理材料,第一时间上报情况。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分析,为和家量身定制了帮扶方案:李洲积极协调,为和秀全落实外出务工交通补贴;为妻子和义美争取到护路员等村级公益岗位,实现家门口就业;同时,为两个孩子争取“雨露计划”助学金及挂联单位助学金。
然而,李洲并未止步。他持续关注,发现家庭收入仍有提升空间。他一次次上门,与和义美促膝长谈,分析政策、联系岗位、化解顾虑。起初,和义美对外出务工犹豫不决。李洲耐心劝解,终于,在他的不懈动员下,2024年4月13日,和义美迈出家门。这一步,为家庭增添了新收入,更带来了新希望。
持续跟踪,筑牢温暖港湾
官坪村官二组的和万生一家五口,生活尤为艰难。2024年4月,主要劳力之一和永松赴江苏务工,仅两月后却因病情复发被迫返乡。家庭收入骤减。同年9月,孙子和永根考上高职,每年5000元学费(减免后)让这个家庭雪上加霜。愁云笼罩着和家。
李洲心急如焚,成了和万生家的常客。他一次次登门,倾听困境,记录难题,用温暖坚定的话语传递希望:“大爷,别愁,办法总比困难多!”离开后,他马不停蹄地协调村两委、驻村工作队,研究方案,对接政策。在他努力下,医疗保障、生活补助、教育补贴等帮扶措施相继落地,为风雨飘摇的家庭撑起一片天。如今,和万生户已走出困境。但李洲的牵挂未断,他依旧定期回访,细问近况,用坚守为这个家筑起温暖的港湾。
足迹永存 精神长驻
两年驻村时光,李洲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将汗水与智慧倾注官坪热土。他用坚实的脚步丈量民情,用无私的实干诠释担当。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,饱含着对乡土与乡亲的深情。驻村工作虽已结束,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与为民情怀,将如明灯,持续激励官坪村干部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坚定前行。官坪村的明天,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必将更加美好。